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发布时间:2025-01-07 09:03:07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社 上海4月1日电 题:黄埔六期周大根烈士之孙: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

  作者 范宇斌

  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近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周亚军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追忆祖父周大根,“祖父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他为革命理想而奋斗,为民族大义而献身,鞭策我们后人要坚守初心,忠于祖国和人民,勇于拼搏。”

  周大根是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抗战初期在浦东领导抗日武装队伍“南汇县保卫团第二中队”(以下简称“保卫二中”),1938年12月在芦潮港地区(今上海浦东临港)与日寇作战中牺牲,年仅32岁。

近日,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周亚军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 周孙榆 摄

  “祖父牺牲时,我父亲才出生14个月,两位伯父也尚小。祖母为躲避追杀,带领3个孩子东躲西藏,居无定所。”周亚军表示,虽然素未谋面,祖父对他的成长却有重要影响。

  “祖父在黄埔军校的经历,亲属们鲜有知晓。”周亚军告诉记者,据相关史料记载、有关人士追忆及相关机构研究记录,祖父青年时期受其老师林钧的影响较深,较早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

  1924年,周大根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校期间,他积极投身上海大学党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曾参加由上大师生担任先锋和主力的“五卅运动”,经历血与火的革命考验。

  1926年,周大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周大根和黄埔学员中的中共党员、革命青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被打散后,他辗转回到浦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党组织安排,祖父以泥城崇文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盐民与恶霸地主等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周亚军从祖母口中得知,1928年6月,奉上级党组织的命令,祖父与赵天鹏、唐兰生处决了奉贤四团的一名恶霸地主。三人完成任务后分头撤离,赵天鹏、唐兰生不幸被捕。“半个月后,赵天鹏英勇就义,祖父写下‘网儿虽大,捉不尽东海之鱼;钢刀虽快,杀不尽天下平民’,以此警告反动派,也表达了革命者坚定的意志。”

  1928年8月,中共南汇县委正式组建,周大根被任命为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周大根在泥城组建了浦东首支由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保卫二中”,并任中队长。在其带领下,“保卫二中”迅速发展壮大。

  1938年12月16日,在汇角战斗中,日军出动飞机、汽艇和大炮包围了“保卫二中”。“敌我力量悬殊,但祖父指挥部队奋勇杀敌,顽强阻击日军6个小时。在激战中,他不幸中弹牺牲,和27位战友英勇殉国。”周亚军表示,祖父一生短暂,青年时期立志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反抗压迫、顽强拼搏、勇于献身的精神激励后人以他为榜样,在人生道路和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

  2023年5月,周亚军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他表示,传承黄埔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是他的责任和使命。去年,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部分会员赴广州寻迹初心之路;今年将赴武汉,踏寻先辈的足迹,回顾黄埔的历史,加强与黄埔会员及亲属的沟通联系,传承好黄埔精神。

  在周亚军看来,黄埔军校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平凡,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在此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走向了东征、北伐和抗日的战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周亚军表示,在新征程中,弘扬黄埔精神要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促进团结合作、强化历史责任、增强文化自信,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

  他还谈及,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将积极拓展与台湾黄埔组织联系,争取扩大两岸黄埔组织交流,特别是黄埔后代和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