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边疆,书写青春之歌(千行百业看海归)

发布时间:2025-01-08 07:40:11 来源: sp20250108

支教期间,宋夕险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宋夕险和木卡姆传承人在一起。 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几十年前,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代人过来开垦边疆。他们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漠,要住地窝子。他们挖渠道、建房屋,在‘戈壁滩上盖花园’。直到今天,我们的城市已经建设成具有特色的‘沙漠绿洲’,这是一种延续,也是我们兵团人的使命和职责……”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副教授宋夕险是个“兵团三代”。1989年,宋夕险出生于新疆奎屯,她的爷爷是最早一批开垦新疆的军人,后来为响应国家教育建设的需要,转业任职于奎屯农学院(石河子农学院的前身)。1996年,石河子农学院与其他三所学校合并,共同组建石河子大学。

宋夕险从小听着爷爷讲述屯垦戍边的故事长大,这在她年幼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让她对这片土地有了强烈的归属感。

留学归来

在新疆完成高中学业后,2008年夏天,18岁的宋夕险前往马来西亚留学,学习音乐理论。

那时,北京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目光。“我刚到国外,出去买电脑时,电子城的屏幕上全是奥运会的转播画面。出发前一天我还在家里看奥运会直播,到国外了还能接着看,身边的华人谈论的也都是奥运会,这瞬间缓解了我刚到陌生环境时的焦虑。”宋夕险回忆,在外面乘公交、吃饭的时候,很多华人会热情主动地打招呼,大家都在聊奥运,聊中国的飞速发展。

和老师同学熟悉之后,宋夕险会邀请他们一起到当地饭馆吃新疆美食,向他们介绍家乡文化。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前后,整个城市到处都是中国元素,大家都沉浸在热闹的节日氛围里,“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

宋夕险说,自己的留学生活“不是在排练”“就是在演出”。中马建交35周年前夕,她发起创建了“丰翎组合”,排练了四声部合唱,在庆祝中马建交35周年晚会上,登台表演《茉莉花》等中国经典曲目。“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希望能展示更多中国文化元素。演出得到不少国际友人的认可,这让我们非常自豪。”宋夕险说。

参与支教

2015年年底,宋夕险从马来西亚回到家乡,像她爷爷和父亲那样,成为石河子大学的一名教师。

2016年1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启动南疆团场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工作。得知这个消息后,宋夕险的父亲宋健毫不犹豫报了名,成为首批支教干部队伍里年龄最大的老师,宋夕险也报名参加了南疆支教工作,成为支教干部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老师,父女俩踏上了图木舒克这片热土。

宋夕险的支教任务是在五十一团双语幼儿园担任汉语教学工作。“第一次进教室我很紧张,怕孩子们不喜欢我,但是她们很热情,大声地说‘老师好’,都围着我说话,我一下子放松下来了。”回忆起当时情景,宋夕险满脸幸福。

汉语教学对她而言并非难事。作为一名大学音乐老师,宋夕险总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她用音乐教学的方式很受孩子们欢迎,于是,她每周要轮番给全园20个班级上一节音乐课。

“很多孩子天生一副好嗓子,也有跳舞的天赋。”宋夕险开始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们唱歌跳舞,帮助他们了解音乐。她还为幼儿园的女老师们编排了经典芭蕾舞蹈《红色娘子军》中的选段《军民团结一家亲》。一边手把手教舞蹈,一边讲述红军时期的革命历史故事。

宋夕险支教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少数民族群众占90%以上,普通话说得一般。收到社区邀请后,她决定到社区教普通话。

“等到幼儿园最后一个孩子被接走,晚上8点我要跑去社区教室。我们从拼音开始教,300多人的班级里多数是50到70多岁的中老年人,他们学习难度大,教了半年多终于小有起色。”宋夕险就这样一个字、一个词地慢慢教,再结合唱歌,希望让大家学起来尽量省力。

“有一次社区停电,晚上教室漆黑一片,扩音器也无法使用。我以为不会有多少学员来,但推开教室大门的时候,看到所有学员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自习,那一刻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一幕,成了宋夕险心底珍藏的回忆,也成了她创作音乐的灵感源泉。

“支教的日子里每一名老师的工作量都很大,我见证了同事们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支教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纯真的情谊,我想用音乐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用歌声和旋律来表达我的感情。”后来,她把支教情谱成《情献叶尔羌》,被支教老师们广为传唱,成了团队的“支教之歌”。

带队下乡

2018年,宋夕险完成支教工作回到石河子大学,刚好赶上学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她就计划组织一支队伍再去南疆,带学生们去看看自己待过的学校。

她给学生们讲述自己第一次支教的故事,分享视频、照片,鼓励同学们积极尝试。

完成组队并进行初步分工后,十几人的小队坐上绿皮火车出发了。

“7、8月的暑期是新疆最热的时候,乘坐的普通火车上没有空调,只有时好时坏的风扇。40多度的高温,扇扇子勉强有点风。”这还不是最难的,让宋夕险没想到的是,一出发就遇到了山洪,火车只能走走停停,刚开始学生们还拿出手中的乐器在车厢里为大家表演,带动气氛,时间一长,也热得没力气了。

原本22个小时的行程延长到30多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当地住宿条件不好,也经常停水停电,让宋夕险欣慰的是,没有一位同学抱怨、退缩,大家都坚持了下来。

在有限的条件下,宋夕险带领同学们开展了多次文艺演出,带着同学们去自己曾经支教过的学校参观,到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唐王城遗址(即唐代尉头州城遗址),触摸历史城墙。结束后,一名学生写了15000多字的总结记录……想起这些,宋夕险的内心温暖而欢喜。

传承非遗

如今,挖掘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是宋夕险非常看重的一件事。

刀郎木卡姆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多分布在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刀郎地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刀郎木卡姆的传承者如今都是年长的老人,他们中大多数人很久都不从事演奏工作了,年轻人也不愿意接手。对我们来说,尽力去保护这样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责无旁贷的。”宋夕险说。

一次,宋夕险偶然得知,自己一名学生的亲戚就是刀郎木卡姆传承人,这让宋夕险激动不已。“没想到非遗传承人就在我的身边。”刀郎木卡姆都是以组合形式进行表演,有了第一位,她就开始奔波在持续寻找更多传承人的路上。

很多老人不用手机,宋夕险只能一路走、一路问。有一次,她在一名传承者家中顶着烈日等了一天。就在想要放弃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向宋夕险,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告诉她,他最近生病了,但是听说她这么热爱木卡姆,无论如何他也要来跟她见一面。

经过不懈努力,宋夕险找到了7位木卡姆传人。她将7位传人聚到一起,演奏了9场木卡姆,带来了“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属于维吾尔族,更是多元一体的整个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宋夕险说。

多年来,宋夕险发挥音乐专长,为幼儿园孩子创作儿歌《你好,你好》,把西游记改编成小朋友表演的情景剧,把对图木舒克的爱写进《图木舒克之春》,也把自己和父亲的支教生活写成情景剧《老宋和小宋》……

“我想把新疆的历史、故事变成歌曲,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来了解新疆。”宋夕险用音符讲述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她为阿勒泰最偏远的县城创作了歌曲《遇见青河》;她用《大漠琼浆》讲述新疆阿瓦提县的西域古今……她说,对家乡的热爱激励着她,使她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将美丽新疆的故事唱给更多听众。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