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1:12:47 来源: sp20241125
提供一张照片、一段10多秒的音频,即可让逝者在视频中“活”过来——
AI“复活”亲人成生意,哪些红线待划定?
本报记者 陶稳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1日 06版)
阅读提示
今年清明节前,利用AI技术“复活”亲人成为热议话题。在电商平台,有店家提供这项收费服务,低至几元钱就能“复活”亲人。业内人士认为,在推动这类AI应用时,要把握好创新、伦理以及法律之间的平衡。
“一位20多岁的女士,母亲在6年前去世了,想让我做一段‘复活’妈妈的视频。”在南京从事短视频工作的常明,半年前开始用AI技术帮一些人“复活”逝去的亲人。3月29日,这位女士提供了一张妈妈生前的照片、一段10多秒的音频,以及一段她想让妈妈说的话。
今年清明节前,每天都有十几人找常明做此类视频。此前,有人利用AI技术“复活”已故公众人物,相关伦理和法律问题引发广泛热议。
AI技术如何“复活”逝者?这一行为背后是否涉及侵权违法的法律风险?
低至几元钱就能“复活”亲人
约半小时后,常明将制作完成的一分钟视频发给这位女士。画面里,一张泛黄的照片动了起来,照片中身穿蓝色棉袄、面带微笑的妈妈缓缓说道:“丫头,我和你爸都很好,不要牵挂和想念……”
常明说,那位女士收到妈妈的“复活”视频后很开心,说看到视频后会感觉妈妈就在身边。
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看到,制作一条1分钟左右的“复活”视频,有的标价几元,有的上千元。常明告诉记者,依靠现在的技术,有10秒钟或者一两句话的音频,基本就能还原一个人的声音。“至于定价,制作过程本身技术含量不高,精细度可能是影响价格的原因,不排除一些人利用信息差故意抬高价格。”
浙江某大学物理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小金,清明节前两周在线上做AI“复活”亲人的兼职。小金告诉记者,他在网上自学了几天相关技术后,开始在线接单。每单定价37.9元,有时会根据视频时长调整价格,完成一个单子大概要30分钟左右,平均每单成本是10多元。
在用AI技术“复活”亲人的领域,与常明和小金主要做合成视频不同,“超级头脑”工作室创始人张泽伟,从去年3月起与团队专注于数字陪伴、数字永生。“数字永生的核心是能交互和对话。”张泽伟表示,至今他的团队已经为1500多个家庭“复活”亲人,其间一些殡葬行业机构也找到他,希望开展合作,推出逝者数字生命的订制服务。
“一位9岁的小女孩病逝后,捐献了眼角膜等一些重要器官,她的妈妈想让我们为这个小女孩定制一个数字生命。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制作了出来,现在这位妈妈能跟她的‘数字女儿’实时互动,而且随着模型训练不断深入,这个智能体与女儿的思维习惯也会越来越像。”张泽伟告诉记者,他们团队的订单价格从上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与去年3月相比,今年的订单量增长了2倍左右。
是情感疗愈还是重揭伤疤
对一些人来说,用AI技术“复活”亲人,成为一种新的情感寄托方式。2023年初,知名音乐人包小柏在朋友帮助下,利用大数据语言模型等技术还原了一个能实时响应对话的“数字女儿”。包小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个人感受来说,如果不是这项技术,失去爱女的伤口会一直存在,是这项技术让他可以有一个具象的缅怀。
用AI技术“复活”逝者,也会涉及一些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此前,有网络博主用AI技术“复活”已逝世公众人物,并在网上传播。有公众人物的亲属表示,看到网上传播开来的“复活”影像,感到不舒适。
张泽伟告诉记者,他曾多次接到粉丝要求“复活”已逝明星的订单,但因未经亲属同意,他都选择了拒绝。
AI“复活”亲人行为背后的法律底线在哪里?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谢永江表示,按常理讲,死者近亲属提供死者的照片、音频、视频等个人信息,利用AI技术“复活”亲人,只要无害于公序良俗和第三人合法权益,则无可厚非。
“近亲属一般应是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如果死者生前明确不得使用AI技术对其‘复活’,则任何人均不得实施该行为。”谢永江补充道,对于“复活”一些逝世的公众人物,未经近亲属同意,粉丝或商业机构不得擅自利用技术“复活”。如果在利用AI技术“复活”公众人物过程中,涉及信息非法泄露或交易,则构成违法。利用“复活”的死者形象进行诈骗或制作非法视频,同样构成违法。
把握创新、伦理以及法律间的平衡
一家深耕AI以及生成式AI领域内容社区的负责人表示,利用AI技术“复活”亲人展示出AI技术在满足人类情感需求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同时也伴随着伦理道德上的一些疑虑。此外,利用AI技术“复活”逝者,必然会用到逝者生前的一些数据,因此不可避免会触及隐私问题。
该负责人认为,在推动这类AI应用时,要把握好创新、伦理以及法律之间的平衡,“既要防止滥用也不能因噎废食,既要尊重逝者也要确保其使用方式对生者起到健康积极的作用。”
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麻策律师表示,“复活”行为是人工创造的“永生”,挑战了传统生死观念,应当进行伦理审查。从法律层面看,AI“复活”亲人可能涉及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争议。个人数据被用于训练数字分身模型,涉及数据采集、使用的知情权和决策权问题。
谢永江指出,《民法典》规定逝者人格利益受法律保护,不得侵害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人格利益。如受到侵害,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等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近亲属利用AI技术‘复活’逝者的行为,属于私人行为,不应禁止,但是如果公开展示,则应注明是利用AI技术‘复活’的形象,以免引发社会公众或利害关系人的误解。”谢永江说,如果有多个近亲属,原则上应就“复活”行为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我国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法规要求,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须进行审查和备案,以确保安全可控,提供类似‘复活’服务也应当纳入监管范畴,特别是当相关用户可能利用该类功能进行诈骗、误导等行为时。”麻策认为,数字永生是全新的社会发展问题,目前没有明确规则,在此情况下,要加强立法、明确红线。(工人日报)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