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

发布时间:2024-11-16 14:34:35 来源: sp20241116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郝孟佳)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如何呼应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怎样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学校如何统筹资源做好课后服务……17日,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指出,“双减”工作三年来,全市各区各校遵循“大减法、小加法”的思路,有效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激发学校育人活力,大力提升优质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切实走在了科学提质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是尊重学生发展需要,实施科学供给,用专业行动支撑“人民中心”立场。二是采取一体化实施策略,课内课后有效衔接,优势互补夯实育人基础。三是加强多元协同,凝练育人优势,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四是优化整体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加速学校治理方式转型。

记者了解到,三年来,北京市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工作日、对所有有意愿的学生“三个全覆盖”。各义务教育学校在课后服务方案制定中,充分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培优补缺和个性答疑在课后服务中普遍开展;课后服务成为不少学校教科研活动、学术交流展示的重要内容。

会上,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正式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从系统规划、内容设置、管理实施、资源使用、安全保障和质量监控等六个方面,为学校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据介绍,2023年,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统筹开展了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实践行动。创新工作机制,将全市各区组建为四个区域协作体,分别从“课后服务内容设计”“课后服务过程管理”“课后服务资源统筹”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分享,充分体现出多维育人、多措提质、多元协同的实践特点与策略。

北京教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冯洪荣指出,课后服务是做好“双减”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检验“双减”工作长效性的重要内容。《指南》是在教育强国背景下对学校教育新生态的引导与建构,是北京市课后服务工作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固化,充分体现了课后服务的整体性、持续性和自主性导向。

下一阶段,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依托学区、集团、城乡共同体等多种教育供给模式,促进课后服务师资、场地、课程、活动等资源的流动共享,实现跨校、跨年级、跨学段、跨学科的资源融通。此外,还将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后服务管理与教育方式创新,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供有效支撑。

据悉,此次会议由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联合举办,旨在阶段性总结全市课后服务工作质量提升实践研究成果,锚定“双减”三年工作目标,推动构建高质量课内课后整体育人体系。全市各区教委、教育研究部门负责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