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首批受理案件完成审理

发布时间:2025-01-11 07:44:07 来源: sp20250111

  网上办案大厅开通

  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首批受理案件完成审理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随着新体育法的实施,我国的体育仲裁事业也与国际接轨。2023年2月,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体育法规定的体育仲裁制度成为现实。为依法化解体育领域纠纷、保障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今年2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设立的、国内唯一处理体育纠纷案件的专门仲裁机构。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成立后,招募并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仲裁员队伍,其成员既有来自高等院校的资深学者,也有体育实务和法律实践方面的专家和资深人士,保证了体育仲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如何成为一名体育仲裁员呢,按照《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关于公开选聘仲裁员的公告》,申请者需要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之一,即1.律师执业满八年;2.曾任法官满八年;3.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4.从事法学、体育学研究或者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5.具有法律知识且从事体育实务满八年。

  值得一提的是,申请者并不能个人直接提出申请,而是需要按照个人推荐和组织推荐两种方式,前者为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副秘书长、专门委员会委员以及具有体育、法学等专业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后者则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等体育组织和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等学术性组织。

  从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公布的第一届仲裁员名单中可以看出,共有来自全国的44名人员入选,其中北京入选的仲裁员最多,为22名正好达到一半;广东入选的仲裁员1男2女。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届仲裁员中可以看到数位国家体育总局前机关或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如前外联司司长宋鲁增、科教司司长蒋志学、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副主任赵健等。

  上个月底,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成立以来受理的第一批体育仲裁案件共计3件,已依法依规完成审理工作。据悉,第一批体育仲裁案件依据体育法和《体育仲裁规则》受理和审理,案件类型涉及参赛资格纠纷、解除青训协议和比赛技术纠纷。其中,针对需要即时处理的“十四冬”冰球项目的参赛资格纠纷,依据《体育仲裁规则》适用体育仲裁特别程序独立、公正审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仲裁活动,及时作出专业、权威、公正的仲裁裁决,有效处理了体育赛事纠纷,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有力保障了运动员权益。

  日前,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当事人网上办案大厅也正式开通上线,当事人可通过网上办案大厅提交仲裁申请,委员会将及时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通告中指出,当事人网上办案大厅采用了国内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高效、便捷地处理体育仲裁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大厅在线完成案件申请、证据提交、仲裁员选定、案件进度查询等全部仲裁程序,这将大大提升案件处理效率,节省当事人的时间成本,为体育仲裁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