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5:59:09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西宁4月24日电 题:大学生成“田秀才” 青海湟中“90后”新农人逐梦乡村
作者 李隽 俞惠珍
“过两天要下雨,我们抓紧时间把剩下的油菜种完。”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河湾村,“90后”小伙杨德龙招呼着同村的赵林从湟中盛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农机仓库里开出播种机准备下地。
图为杨德龙(左)和父亲在仓库准备农资。俞惠珍摄父亲杨占云整理着仓库的物料告诉记者:“好不容易供出来个大学生,现在又回来种地。不过现在政策好,他自己也好学,这几年种地,他比我种得好。”
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放心地将种田“接力棒”传给儿子,杨占云看到了杨德龙一路走来的努力和坚持。
2015年,杨德龙大学毕业后,决定返乡创业,看到年长的父辈辛苦种地,便有了留在他们身边“种大田”的想法。
图为杨德龙开着播种机种地。俞惠珍摄“这几年国家的三农政策特别好,我还年轻,不会的可以学,我在乡村长大,现在乡村要振兴,我也想出份力。”杨德龙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是大学生,但在农业方面他是个“门外汉”,面对着选种、施肥、虫害防控等农业技术时,他很茫然。
整理过思绪后,杨德龙天天往地里跑,向父辈请教、向种田能手咨询,但凡有关于农技培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图为新农人通过网络学习农业知识。俞惠珍摄边干边学,慢慢地,杨德龙掌握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和种植要点。在家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2016年2月,杨德龙成立了湟中盛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获得了34.7万元的湟中青春创业扶贫贷款。
“种地是门技术活,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所以我就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去学习种养殖技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好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经验。”随着不断学习,杨德龙对农业种植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合作社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增至现在的三百亩,都种上了小麦和油菜。
“合作社流转了40多户的土地,他们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就是老人,土地流转付给他们租金,像赵林一样家里有孩子不能外出打工的,有时候也到合作社帮忙,我们每天支付工资。”杨德龙说,目前合作社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从耕田、播种、收割都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农忙的时候需要30多名务工人员,按照不同劳动分工,务工人员每月能有3500元至4500元的收入。
图为刘建荣正在种植马铃薯。俞惠珍摄和杨德龙一样,经常参加湟中区新型农民培训的刘建荣也是返乡创业大学生,毕业后打工多年的他,在2020年回到湟中成立了荣盛家庭农场,通过几年努力,农场已初具规模。
“家庭农场从刚开始的200亩,到今年的1000亩左右,主要种植马铃薯、小麦和燕麦。从刚开始的经验不足到现在的得心应手,离不开不断学习实践。”见到刘建荣的时候,他正值熟练地种植马铃薯。
虽然是农村孩子,但是真正开始种地,刘建荣觉得很不容易,政策不了解、技术不熟练、市场不掌握,通过每年参加区上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还有课外实践活动,他才成为了村民口中的“田秀才”。
刘建荣说:“两年多的时间,我才把农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付诸实践,收入也从2020年的4万多元到了去年的16万元。我相信只要继续提升自己,今后会越来越好。”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根本在于农民自身能力的提升,我们要培育广大农民‘想振兴愿振兴’的意愿和志向。通过培训发展壮大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湟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胜明说,2023年,湟中区培训高素质农民1240人,学员们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持证率达100%。(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