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以作风转变为基层减负

发布时间:2024-12-21 10:20:30 来源: sp20241221

会议时时催、表格满天飞、档案到处堆……各种形式主义的“软钉子”一度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也应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只有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自我革命精神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包袱、轻装前行,以作风转变促工作落实。

形式主义顽疾,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有的领导只顾自己所谓“政绩”不顾基层实际,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热衷于搞“材料政绩”“数字政绩”“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上面动动嘴、基层跑断腿;有的领导责任心缺失,打着“属地管理”的旗号,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甩给基层,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以“层层传导压力”之名行“层层卸责甩锅”之实……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考虑问题、部署工作多想想是否给基层增加了无谓的负担,变“给我上”为“跟我上”,层层发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

为基层减负,不能简单地“一减了之”,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坚持立破并举、激浊扬清,着力转变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摆脱“不开会就是不重视,不发文就是不作为”的路径依赖,破除“工作干得好不好,全靠材料汇总表”的僵化思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文风会风向短实新转变,发“小快灵”“接地气”的文,不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开务实管用、解决问题的会,不开大呼隆、走过场的会;推动督检考从名目繁多、多头重复向少而精、深而实转变。从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破数据壁垒,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把“表哥”“表姐”从填表报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创新做法,形成层层提效能、人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干部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落实者。为基层减负要把松绑减负与关爱赋能结合起来,对基层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求全责备,让基层干部少一些为难、多一些资源,更好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此,既要厘清基层权责边界,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一目了然,防止出现“‘属地管理’是个筐,啥活都往里面装”的现象;又要通过深化改革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社会资源、管理权限、人财物等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促进责权利统一,切实解决“小马拉大车”“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问题。

(责编:庄红韬、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