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成25年来最大规模修缮工程

发布时间:2024-11-22 02:37:52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网 广州7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中山纪念堂26日举行屋面修缮工程竣工仪式。自此,广州中山纪念堂25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历时372天后迎来圆满收官。

广州中山纪念堂屋面修缮工程竣工仪式。程景伟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修缮期间搭建的钢脚手架、防坠棚等已经拆除,原本包裹严实的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露出了真容,“天下为公”牌匾重现光辉,八角攒金顶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显得格外耀眼。

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成屋面修缮工程。程景伟 摄

  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广州越秀山南麓,是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广州中山纪念堂当年举全球华人之力而建设,1928年动工,1931年落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近年来,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设施逐渐老化,屋面漏水严重,并出现了种种“老年”症状。为保证文物安全,2023年7月,中山纪念堂启动屋面补漏防漏修缮工程。修缮内容包括屋面揭瓦补漏,屋面排水管道疏通以及屋面紫铜天沟、飘檐、檐口椽子等结构的修补。

  经修缮团队勘查,广州中山纪念堂屋面瓦件老化、开裂,瓦面渗水;板瓦底部大部分没有架空、填满砂浆,原有琉璃瓦开裂后,导致排水不畅,雨水积聚在预制板拼缝处,当拼缝材料老化后,就造成了屋面漏水。因此,如何处理预制板拼缝问题成为此次修缮工程的关键。

  修缮团队在尊重原有工艺的情况下结合新材料及新工艺,采用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结合的方案进行施工。修缮团队先根据原状填缝工艺进行修补,底层为沥青麻筋,中层为干硬性防水砂浆,面层为沥青。修缮团队在采取原状填缝工艺的基础上,还采用了聚脲涂料和聚酯纤维布在表面封缝,优化原有防水工艺,确保防水效果。

  同时,修缮团队也采用了传统的岭南铺瓦工艺:架空板瓦,防止板瓦底积水;叠瓦厚度达10厘米,确保瓦面不反水;板瓦铺设砂浆位置不上釉,以及板瓦、筒瓦穿铜丝拉结,保证瓦件不下滑;采用传统材料,如锤灰、草筋灰、桐油灰等进行铺瓦,并根据每种材料的特性用在不同部位,例如板瓦底部使用粘性较强的锤灰进行铺瓦,板瓦之间用防水效果较好的桐油灰,瓦筒则用有隔热作用的草筋灰。

  广州中山纪念堂也是集纪念、旅游、会议和演出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满足公众文化旅游需求,此次工程“修缮不打烊”,在兼顾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正常向游客开放。施工期间,主体建筑安全接待游客107万人次,顺利举办文艺演出158场次。(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