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2:46:37 来源: sp20241115
创新求突破,转型促发展。近年来,陕西榆林依托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能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提到塑料产品,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污染。但有一种塑料材料,可在土壤、海水等环境中完全无害降解。这种名为聚乙醇酸的可降解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塑料袋等食品包装领域,还可用于医用手术缝合线等材料领域。去年9月,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标志着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实现工业化生产。
走进榆林化工,展示台上摆放着以原煤为原材料生产出的甲醇、乙二醇、聚乙醇酸等一系列产品。“在我们这里,煤炭已经从单纯的燃料,变为了工业生产的原料。”榆林化工技术质量部技术管理工程师杨学超说,“我们已实现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黑色的煤炭由此变成了白色的‘大米’。”
近年来,榆林化工着力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按照《“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导精神,目前,榆林已启动建设陕汽氢燃料电池重卡一期项目,全面建设包括制氢、纯化、储运、加氢站等环节在内的产业链条,力争在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此外,榆林还积极发展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无人系统产业,为产业转型拓展更多方向。
适应产业科技新趋势,就要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靠智能化降本、增效、提质。
身着工作服、头戴矿工灯,深入地下330米,在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令人惊叹的不仅是这里创造的一次采全高10米等多项“世界第一”,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从地下到地上,从人工到机器人。近年来,陕煤集团加快开展数据标准化治理和智能专网建设。现在,即使身处外地,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工人在地下的具体位置;只需操作手柄,体型巨大的采煤设备就能自行运转……目前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已实现矿井采掘、运输安全保障、生产管理等全过程智能化运行。
“煤矿智能化生产运行最明显的成效,就是所需工作人员数量减少,劳动强度也减轻了很多。”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锐说,采掘工作面的减人、减负担,带来的是增效、增安全。现在1个工作面只需要5—7个人,日最高产能却能达到6.2万吨煤。安全生产方面,煤矿的通风系统通过通风参数实时计算、设备智能远程监控等技术,实现了通风调控方案智能生成。瓦斯灾害防治系统、火灾智能精准监测预警等智能化系统也极大降低了生产风险。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1日 1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