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5:59:10 来源: sp20241115
图①:4月22日,小朋友们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凤鸣实验幼儿园的阅览室里,阅读绘本故事。 李海涛摄(新华社发) 图②:4月21日,读者在向公众开放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一中学图书馆阅读。 王 正摄(影像中国)
滇池之畔,暖风和煦。云南昆明,书香弥漫。别出心裁的图书展览陈设、多元的阅读体验、阅读新空间的展示……作为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配套活动,海埂大坝上的十里书香长廊吸引不少读者游客驻足。
4月23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市开幕。本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的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逐年稳步上升。最是书香能致远,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日益浓厚。
国民整体阅读水平持续提升,电子书阅读量增长迅速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的81.8%提升了0.1个百分点。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阅读正成为越来越多国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与2008年相比,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69.7%上升至81.9%,增长了12.2个百分点,阅读人数显著增加。
国民图书阅读量平稳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达到59.8%,比2008年的49.3%增长10.5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人均每天读纸质图书23.38分钟,有12.3%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阅读成为国民新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方式(电脑端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接触率成为主要增长点。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80.3%,较2022年的80.1%增长了0.2个百分点。
电子书阅读量增长迅速。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高于2022年的3.33本,是2010年0.73本的4倍多。2023年,9.9%的人每年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
分析显示,听书和视频讲书等新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受欢迎。2023年,有36.3%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有4.4%的成年国民通过视频讲书的方式进行阅读。
阅读活动多姿多彩,科技赋能阅读方式
4月22日,江西省南昌市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书香集市”中的一场阅读作品静态展将孩子们的阅读作品进行富有创意的主题设计,引得全校师生驻足观看。“走近苏轼,我们了解了一位文学大家是如何面对挫折、用文学抒发内心的感受、积极面对人生的故事。”学校教导主任万小燕在学生的作品前,为大家讲述了苏轼的故事。
在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农贸市场,以“好新鲜!书菜市场”为主题的读书沙龙设立40余家书籍和文旅生活摊位,邀请作者、艺术家现场分享。近年来,昆明市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全民阅读活动,春城昆明书香四溢。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与媒体”论坛现场,报业媒体代表、知名学者、师生代表等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聚焦“读报学习、拥抱未来”的主题,集中展示报业在自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同时,积极以全媒体形态提供优质内容供给,在培育公众阅读风尚、凝聚社会文化共识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全民阅读大会的举办,整合了各行各业的优势资源,聚合了相关管理部门、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出版发行单位及公益人士等多方力量,成为扩大全民阅读活动影响力、提升人民群众阅读兴趣、引领社会阅读风尚的重要活动。
以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为契机,全国各地积极寻求、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开展阅读活动,一大批接地气、有新意、有特色的读书活动持续举办。
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赋能下,新的阅读推广形式不断涌现。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中国展的中国移动咪咕互动体验展台上,元宇宙书房等展区展示了如何运用“5G+技术”赋能全民阅读。“我们坚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打造数字阅读文化平台,支撑阅读从‘一书在手’向‘一屏万卷’转变,提供更多样、更便捷的阅读选择。”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说。
新型阅读空间持续涌现,全民阅读公共服务日趋完善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追栗街镇丫呼寨农家书屋,2000余册各类书籍整齐陈列。“书香文山数字农家书屋”小程序二维码标识摆放在阅读桌上,村民杨有才捧着手机津津有味地阅读,志愿者正忙着指导和帮助其他村民注册账号。“手机阅读,书籍种类多、更新快,不仅有看书功能还有听书功能。”杨有才说。
2022年,文山州建成全省首家数字农家书屋,把书香延伸至基层末梢,既借力线上管理提高线下图书流通效率,又发挥资源优势,提供大量免费优质的在线图书及音视频服务。
全民阅读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不断升级,阅读公共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体书店拓展阅读功能,城市书吧等新型阅读空间持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全民阅读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权益保障论坛上,中国版权协会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多家版权单位发起成立“视障群体无障碍阅读版权服务联合体”,推动建立无障碍阅读的版权提供、内容制作、出版服务等长效可持续工作机制,并发布《“视障群体无障碍阅读版权服务”倡议书》,呼吁更多出版机构为视障群体无障碍阅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4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