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治水实践中汲取生态智慧(学术随笔)

发布时间:2024-12-21 15:31:51 来源: sp202412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治水史,漫长的治水过程贯穿着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治水文化,汲取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对于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治水实践蕴含的生态智慧十分丰富,体现了古代先民对人与水、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因势利导,遵循自然规律建设水利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都江堰是我国古代的代表性水利工程,它之所以造福千载而不辍,正是基于对自然生态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都江堰利用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和水势,通过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宝瓶口控制流量,实现无坝引水进入成都平原,统筹解决供水、防洪、排沙等问题。工程运行坚持“四六分水”的原则,即丰水期内江进水量约四成,外江进水量约六成;枯水期内外江分水比例调转,这就保证了丰枯期的内外江水量都不小于40%,从而有效保障了岷江干流的生态流量。

  再比如,位于福建莆田的木兰陂工程,也彰显了古代先民因势利导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智慧。木兰陂毗邻木兰溪入海处。历史上,这一地区常有洪水漫滩,若遇海潮,则海水顶托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给两岸造成巨大灾害。为此,先民们前赴后继筑成木兰陂。这一工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科学把握了水文规律及周边地形地势,将建坝位置选在上游洪水和潮水的尾端相接处(这里两股水的力量削减到最弱),并因地制宜采用富有当地特色的坝式,才使木兰陂屹立至今。木兰陂大大减少了南北洋平原旱、涝、潮灾害的威胁,历经千年,功效久盛不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提出了‘五个统筹’,治水也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不能就水论水。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等。”注重系统治理,科学把握水要素与生态系统整体的关系,也是我国古代治水实践中蕴含的典型生态智慧。其中,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脊梯田、湖南紫鹊界梯田等古代梯田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梯田是森林、水系、田土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顶水汽充沛,滋养林木,森林将水渗入土地而排下,形成溪泉瀑布和地下潜流,在山腰被逐级拦截,供给梯田。良好的梯田系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统筹山水林田自然要素推动农业生产的生态智慧。我国古代梯田建设实践证明,只要把握规律、方法得当,就可以实现人水和谐、天人互益。

  此外,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水利建设调节和保护生态系统,也是我国古代治水实践蕴含的重要生态智慧。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治水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而非仅仅限于救灾防患。只要理念科学、做法得当,水利建设还可以发挥调节、改善和优化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这方面,我国古代治水实践中也有不少生动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历史上曾因地势低洼而水潦频仍,常年洪涝不断。饱受潦患的当地先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些低洼地挖塘,将挖出的泥填高地面成基,在基上种桑、塘中养鱼,以桑叶育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从而逐渐把低洼地改造成为著名的桑基鱼塘。这种方式把除涝、自然净化水质、调节生态系统等结合起来,将治水措施有机融入生态系统之中、融入生产生活之中,将利用自然和调节保护生态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为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5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