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6:23:17 来源: sp20241123
天渐寒,螃蟹上了许多人家的餐桌。此时的螃蟹,经过了春夏的光照和水润,壳青、腿硬、脐白,饱满丰实。前些日子,是一年中食蟹的好时节。
我家住在蟒蛇河畔,每逢秋天,捕蟹的人们尽欢颜。蟒蛇河连着大纵湖,是螃蟹生长的好地方。
春天里,在海水与淡水交汇处,幼蟹沿着河道游向大纵湖。这里芦苇丛生,环境优美,是水生动物、浮游生物的好居所。入秋,大纵湖螃蟹个大体肥,“日夜兼程”沿着水道向大海方向进发。父亲深谙螃蟹喜光、洄游的特性,傍晚提着长长的蟹笼,放到蟒蛇河水下。天黑了,再在近水处点亮一盏灯,吸引洄游的螃蟹。次日清晨,就能收获大半篓子的螃蟹。小时候,这些捕获的螃蟹我们自家舍不得吃,常常拿到集市上换回一些零花钱。
在我国,食蟹历史久远。蟹性寒,肉鲜美,把酒食蟹,古已有之,流传至今。
从小生活在水乡,吃蟹早已融入我的记忆里。最常见的是一种腌制的小蟹,家乡人叫它蟛蜞,个头小,一斤有十多只。蟛蜞蟹壳、蟹腿、蟹螯样样全,有点儿蟹黄,没有多少肉,味道却十分鲜美,是下饭的好食材。
卖蟹人撑着一条小木船,沿河道来到村前的码头边,大声叫喊:“卖大蟛蜞啦!”我与几个孩童,跟在奶奶身后,看奶奶用鸡蛋换回一大碗蟛蜞。我们嚷嚷着嘴馋了,奶奶便从那蟛蜞上摘下蟹螯,一人一只,吃得有滋有味。邻里吴三爷,一只蟛蜞半碟卤,能当三餐饭的咸菜。那时,物质贫乏,权当蟛蜞是宝贝。
今日的水乡,螃蟹做成了产业。成熟的养殖技术、良好的湿地环境、天然的水质,使得螃蟹个大、肉嫩、黄满、味鲜。我进城后,虽少有时间回故乡看捕蟹,却在小区门口随时都能买到大闸蟹。街边螃蟹专卖店,排队的人常常络绎不绝。一排排玻璃水箱做成的货架上,养着大小各异的大闸蟹。随到随买,店主人麻利地用绳子捆好蟹腿,装进硬纸盒里,方便顾客携带。同去购蟹的朋友说:“到大纵湖游玩,食蟹真是一种享受。”
大纵湖景美,大闸蟹味美。有一年秋天,大纵湖旅游景区举办向游人赠送大闸蟹的活动,我与同伴有幸参与,每人都喜得一只新出锅的大闸蟹。
前几天,老伴买回一串大闸蟹,一家人翘首以盼。我解开蟹绳,将螃蟹洗刷干净,放入锅里清煮。蟹乃美味,可以水煮,可以做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有蟹的蒸煮、油炸、面拖、酒醉等多种食法。而明末清初美食家李渔说:“世间好物,利在孤行。”认为食蟹添加配菜是多余的。我喜爱清水蒸煮大闸蟹,食用时蘸点姜末陈醋作佐料,原汁原味,是为上等佳品。
不一会儿,蟹已蒸熟,出了锅。原先那青褐色的蟹壳变成了橙红色,整个蟹身通透明亮。一家人围坐餐桌前,我打开一瓶酒,给每人斟上一杯。酒香,蟹美。
记得小时候,家人同食螃蟹时,桌上放着锤子、剪子、叉子、镊子,还有长长的粽针。父亲说,吃蟹是件风雅事,宜用多种工具剔出蟹肉慢慢品。秋里食蟹,来了雅兴,我与孩子同吟“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的诗句。想必唐代大诗人李白不知,他的《月下独酌》传唱到了我家餐桌边。
抬头间,月儿爬上了高楼。手机响起,友人发来自己绘的《螃蟹荷花图》,好美。食蟹的故事,诉说美好生活长又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9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